“龍裔村”
埃德嘀咕著這個名字,咂摸著老人的語氣,感覺事情沒有那么簡單。
雖然聽上去是在陰陽怪氣,但明里暗里都是在表達自己對于那個村子的羨慕。
是什么原因能讓一個村子在改名的同時還收獲了其他村子不加掩飾的排斥和艷羨?
想到“龍裔”這個名字,或許是那里的村民收獲了一些奇遇吧。
雖然走錯了路,但埃德總算是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情報。
他回頭看了看逐漸變黑的天空,又看向面前的老人:
“今天這么晚了,不知道能不能在您這留宿一宿?”
老人的臉上閃過一絲驚訝,旋即陷入了沉默。
埃德見狀連忙從口袋里面掏出兩枚銀幣遞到老人面前,這同樣也是末代圖爾男爵一家的遺產(chǎn)。
雖然不知道這個世界的貨幣體系和購買力,但兩枚純銀錢幣購買一夜安眠總還是夠的。
老人看著那兩枚泛著光澤的錢幣搖搖頭:
“不是錢的事情,小伙子。你先進來看看吧,要是能接受就住下,不收你錢?!?/p>
說罷老人拉開了大門讓開位置,埃德帶著些許警惕邁進了木屋。
老人駝著背,整理著身上披著的那條布滿污漬的破爛毯子,一邊沙啞地說道:
“而且,咱們這邊從二十多年前開始就不用銀幣之類的東西了。
這話倒是嚇了埃德一跳,還以為這個中世紀小村子己經(jīng)發(fā)展到不需要錢的階段了。
但稍微一想,埃德就找到了一個更有可能的解釋:
在人口不多的聚居地中,以物易物的形式顯然比金錢交易更加普遍,更何況男爵死了五十多年,沒有了統(tǒng)治者的領地內(nèi),等價物的衡量標準很難統(tǒng)一。
于是他追問道:
“借宿總還是要給報酬,不知道上游村這邊現(xiàn)在都用些什么?”
老人的臉上露出有些自嘲的笑容:
“我們現(xiàn)在都用”
他身上的破爛毯子滑落,露出一棵扎根在駝背上的枯黃小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