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身形略顯瘦削的青年率先走出人群。
他是城中王家的旁支子弟,平日里有些詩名,此刻正是他博取名聲的大好時機(jī),所以第一個站了出來。
他走到臺前,對著眾人長揖一躬,朗聲說道:“在下不才,愿為這‘雪鹽’拋磚引玉!”
眾人紛紛投去鼓勵的目光。
“王公子出手,一定會有佳作問世?!?/p>
“不錯不錯,我也支持王兄!”
那王家子弟清了清嗓子,略作沉吟,隨后搖頭晃腦地吟誦起來:
“潔白如霜雪,入口化甘泉。瓊漿亦弗如,珍饈配此鹽?!?/p>
詩一念完,他便滿臉期待地看著眾人。
這首詩中規(guī)中矩,平仄對仗都還算工整,將雪鹽的色與味描繪了出來。
但也僅此而已。
“好!”
“不錯,王公子才思敏捷!”
臺下響起稀稀拉拉的掌聲,多是出于禮貌的附和。
在座的都是見慣風(fēng)月、品遍佳肴的世家子弟,這種直白淺顯的贊美,根本無法觸動他們。
緊接著,又一名李家公子站了出來,他顯然想另辟蹊徑,從雪鹽的“珍貴”入手:
“海外覓仙蹤,白玉碾作塵。一撮值千金,方知世味真?!?/p>
這首詩比前一首稍好,點出了雪鹽的來之不易,但依舊流于表面。
掌聲比剛才熱烈了些,卻依舊不溫不火。
林縛坐在二樓雅座,一手輕搖折扇,一手端著茶杯,神色從容地看著樓下的一切。
時機(jī),還未到。
眼看氣氛有些冷場,錢掌柜連忙回到高臺,高聲宣布道:“諸位才子熱情高漲,在下佩服!接下來,咱們換個玩法,分主題作詩,如何?”
說著,他拍了拍手。
一隊侍女裊裊婷婷地走上前來,每人手中舉著一塊紅木牌子,上面寫著不同主題:“秋月”、“邊塞”、“漁歌”、“鄉(xiāng)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