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聲音
這是在場所有人都無比熟悉的聲音
大家的目光此刻全都不由自主地順著聲音的源頭處看去
朱煐挺身而出,從自己站的位置出列,走到了百官前,面對周圍官員注視的目光心如止水,面色平靜,波瀾不驚,因為他早已習慣。
老朱看到是朱煐出列,不由微微蹙眉。
大明不富裕,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是百官公認的事,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大明之前的大元,經(jīng)歷了數(shù)十年的窮兵黷武。
元朝開拓了歷朝歷代以來最大的疆土,而四處征伐最是消耗錢財,大宋留下的家底基本上都被元朝給消耗光了,甚至民間的財富也都被消耗了大半,別的不說,光是老朱不就是全家基本都餓死的嗎?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甚至在民間接連發(fā)生易子而食的慘劇。
小農(nóng)經(jīng)濟抵御風險的能力本來就差,再加上元朝的窮兵黷武,元朝末年可以說是整個中原大地,經(jīng)濟徹底崩壞!
老朱開辟了大明,雖然已經(jīng)經(jīng)營了二十余年,可朝廷國庫一直都是緊巴巴的,剛開國的前十年不用說,各地都還不太平,北邊的元朝余孽,南邊的土司,海上的倭寇,還有一些各地散碎的土匪惡勢力,大明前十年基本每年都要從國庫里抽調(diào)大量的錢糧用于征討各地,蓄養(yǎng)精銳。
而之后,老朱刻意壓住了戰(zhàn)爭的節(jié)奏,雖然大明兵鋒強盛,可他并未選擇窮兵黷武,相反在將各方的亂像給平定之后,老朱選擇了讓大明休養(yǎng)生息,北邊只是讓朱棣鎮(zhèn)守,并未趁機進攻草原。
海上倭寇襲擾,老朱更是采取了海禁政策,暫時應對,這個政策從長遠來看或許有問題,可在當前在老朱看來,卻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處理辦法。
倭寇數(shù)量少,靈活,仗著茫茫海域不斷騷擾,想要圍剿那就要耗費大量的錢糧,可就算打贏了,這些個倭寇窮的叮當響,把他們都抓了都不夠抵軍費的。海禁一開,基本就暫時輕松解決了這個問題。
云南的土司之亂老朱也只是派沐英鎮(zhèn)壓,讓沐家在云南扎根,并不強平,而是選擇逐步歸化,減少阻力。
老朱他是個暴脾氣,真要是實力充沛,錢糧充足,又怎么會選擇這么些個懷柔的政策?
不是老朱好說話,而是大明傷不起!
天下百姓好不容易有了個太平盛世,好不容易有了短暫的休養(yǎng)生息的時間,老朱明白,要讓大明喘口氣,要讓百姓喘口氣。
大明百姓不富裕,大明朝廷也不富裕。
這是共識。
可朱煐現(xiàn)在忽然開口說,大明富裕?
何其荒謬?
這大明富裕不富裕,咱這個當皇帝的能不知道?
“咱孫還是年輕了些,還是需要歷練啊?!?/p>
老朱看著朱煐心中暗想。
他倒是并未因為朱煐的這話而在心里對其有什么意見,反倒是有種松了口氣的感覺。
自從找回自己的這個大孫之后,老朱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這大孫怎么看怎么出眾,政治嗅覺敏銳,性情剛正,處事果斷干練卻又不乏機敏,天賦才情更不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