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瑄看著自家父親難以置信的神色心中暗暗嘆息。上輩子家破人亡后他想了許多,抽絲剝繭下才發(fā)現(xiàn)盛安帝對他們謝家的防備竟然從那么早就開始了。
謝箏自小產(chǎn)后一直不曾有孕,他們一直都以為是對方傷了身子,可如今看來,盛安帝連既然容不下謝家,又怎會讓謝箏生下帶有謝家血脈的皇子呢?就連謝箏小產(chǎn),背后恐怕也有他的手筆。
“爹,愛國忠君本是好事,這一點我不否認。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您忠心耿耿,焉知皇上對謝家沒有半分猜忌?太高人欲妒,過潔世同嫌,我們謝家,已經(jīng)成了不少人的眼中釘,肉中刺?!?/p>
謝筠滿臉復雜,卻也心生擔憂。往日里他沒少聽同僚夸贊小兒子聰慧,今日卻才發(fā)現(xiàn)謝瑄竟是如此通透慧敏,按理說這是好事,可慧極必傷,這份聰敏對于謝瑄來說不知是福是禍。
此時再想到謝瑄退出科舉的事,謝筠不禁感嘆或許這才是最能保全謝瑄的辦法。
他拍了拍謝瑄的肩膀輕嘆道:“是為父著相了,不惑之年的人竟還沒有你一個孩子看得通透?!?/p>
謝筠為官多年,自然不是什么蠢人,以前他身在局中看不清,如今被謝瑄一點撥,自然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蹊蹺之處,愈細想他愈是膽寒,皇上對謝家竟防備至此!
謝瑄仔細觀察謝筠的神色,知道他聽進去了也是松了一口氣,他最擔心的就是謝筠被多年來忠君愛國的思想荼毒得太深,看不清盛安帝的真面目。
如今謝筠想通了其中的關竅,定會有所防備,盛安帝再想算計謝家也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解決了心頭的一樁心事,謝瑄心里輕松了一些。解決了內(nèi)部之憂,他就能全心應對外來之困了。
而謝筠想到小兒子為了謝家的安危放棄了自己的前途,心中十分愧疚,他慈愛的摸了摸謝瑄的頭道:“可是瑄兒,你天資聰穎,又寒窗苦讀多年,若是不能一展心中抱負豈不是可惜了?”
謝家的安危是重要,可若要為此斷了謝瑄的前途,他是萬萬不愿的。
謝瑄搖搖頭道:“欲治其國,先齊其家,若不能保闔家安寧,又談何治國?兒非圣人,若國與家只能擇其一,兒子只愿家人平安?!?/p>
上輩子他是為了大盛盡心盡力了,可最后得來的卻是家破人亡,這一次他決不會再重蹈覆轍。大盛的江山姓蕭不姓謝,這輩子,他只愿護得謝氏全族平安,至于其他,與他何干?
謝瑄這話與謝家向來貫徹的君子之風相違背,但謝筠卻并未責怪,他不是那種把書讀死的迂腐書生,既然已經(jīng)察覺到了不對,自然不會再盲目愚忠。
“你既然已經(jīng)想好了,為父自然也不會強求你,不過別處都好說,徐相那里怕是不好交代啊?!?/p>
提到自己的老師,謝瑄心中亦是愧疚,老師對他的期望極大,若是知道他不參加科舉,定是會生氣的。
他苦笑道:“事到如今也沒有別的辦法了,老師那里我會去請罪,是打是罰我都認了。倒是這個消息一出,必然會有流言蜚語,朝中的文官定會出言彈劾,父親您跟大哥少不了要受些閑氣?!?/p>
謝筠不在意道:“幾句難聽話算什么,我跟你大哥不至于連幾句酸話都聽不了,朝中之事自有我們擔著,你就安心去做你自己的事。”
謝瑄站起身道:“您能明白我的意思就好,不過爹,今日我們二人的談話除了大哥外勿要透露給其他人,尤其是姑母那里,免得讓她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