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的下屬又怎可能是碌碌無為的庸俗之人?
那三道氣息此刻流露展現出來的境界,無一人不在守一境中,且分明要比當天祥和堂中以弘磐為首的那三人要來得更強大。
劉修遠很確定,西來在深秋的今天仍未破境至守一,還在養(yǎng)氣境中。
既然如此,今夜的結局就已經注定,不可能再有第二種可能。
不要說西來,別提林拾衣和元祐,只要境界還是養(yǎng)氣,哪怕道庭謝蟬衣面對此刻這種場面,必然也是轉身就走,決不拖泥帶水半分。
偌大人間,興許只有虞郁一人不退。
這是劉修遠的真實想法。
他帶著憾意地望向夜色中,知道自己已無時間去尋找鶯時的蹤跡,需準備出手救人。
便在這時,忽有劍光照亮他的眼。
劉修遠下意識望向那處,面色驟變。
……
……
那道自深巷中躍起的寒光很強。
其勢熾熱如炎陽,卻又極神奇的凝聚一點,不曾外漏半分。
每個目睹這一擊的人都能清楚地感知到,當它與自己目標相遇時,蘊藏在其中的全部威力必將瞬間爆發(fā)出來,摧毀阻攔在前方的所有事物。
以養(yǎng)氣境為前提,此道法何以破之?
換做是元祐,此時將會以水龍吟束之縛之,行磨殺之事。
若是謝蟬衣,想來能把自己化作寒蟬一只,飄然遠遁去。
虞郁不知。
這是鶯時和劉修遠的共同想法,然而他們怎么也沒想到……西來,竟敢以劍斬之!
……
……
劍光后發(fā)而先至,刺破的不僅僅是長街雨珠萬朵,還有那道寒光。
蘊藏在其中的熾熱氣息還未來得及爆發(fā),就在須臾之間,為劍鋒傾吐而出的真元正面碾壓過去,不留半點掙扎反抗余地。
追隨鶯時數年之久的這位道庭修行者,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最為得意的道法,在西來的劍鋒當前竟會如此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