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是,平日里那些對林拾衣抱有好感的祠下學宮同窗少女們,非但沒有因此對林拾衣而心生不喜與厭惡,反而更增憐惜意。
是以當他久違地離開那幢小樓后,聲音不絕于耳。
其中世家貴女和權貴嬌女與寒門姑娘皆有之。
走在寒冷的風與明媚陽光中,林拾衣依舊是那件無領單薄青衫。
祠下學宮占地甚廣,其間自有風景。
對于外地的游客,這可以說是來到上京后最不可錯過的景色,往日里人影如流水,源源不絕。
然而最近數(shù)日,祠下學宮為求讓林拾衣免遭打擾,很是干脆地謝絕一切前來參觀的游客,以至于平常人頭簇擁的景點難得遭逢這么個好天氣,竟是冷如冬霧淡若秋水。
林拾衣站在長廊下,凝望舊水池中殘荷與游魚,佇立許久。
為何過去的自己從未著眼過這片風景呢?
大概是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
可那不也是一種風景嗎?
為什么要棄之如敝履呢?
林拾衣若有所思。
……
……
約戰(zhàn)的第三天,林拾衣沒有再去思考破境的事情,他行走在祠下學宮難得的清靜風景中,把這其中的美好映入自己的眼眸深處,與閑來無事打瞌睡的執(zhí)事并肩而坐閑聊著,去問往常時候那些風景里有怎樣的畫面,于是迎來詫異奇怪眼神,但他沒有在意并且堅持,便得到一個唯有涌動的人頭可看的真實答案。
當天傍晚,林拾衣回到那幢小樓的時候,宗越已經(jīng)替他從那份卷宗里整理好重點,新鮮的墨跡未因時間的緊迫而凌亂,以求每一個字都是清楚的。
不止于此,宗越更是在翌日清晨起了個大早,前往約戰(zhàn)那片洛水畔,以二十余年積攢下來的經(jīng)驗勘測推斷對戰(zhàn)當日天地元氣的流向與走動,以求為自己的學生奪得天時與地利。
林拾衣則是繼續(xù)昨天未完成的事情,去看那些祠下學宮中還沒看完的風景,而這落在旁人眼中更像是擺爛了。
他依舊沒有尋覓到自己要守住的那一道天地元氣,唯一的收獲是這些天積攢下來的煩躁愁緒,真的被他丟到識海之外,不在神魂中。
秋天就這么過去了。
冬天來了。
約戰(zhàn)之日也到了。
林拾衣卻在今天睡了個懶覺,臨近晌午才是掀開被褥起床,接著還洗個熱水澡。
帶著微濕的發(fā)絲推門而出,他和宗越單獨吃了個午飯,聊了很長一段時間,聊的卻都是閑瑣雜事,與即將到來的約戰(zhàn)毫無關系。
臨近傍晚時分,師生二人才是乘車離開祠下學宮,前往洛水畔。
為迎接今日的盛況,上京府果斷地選擇了封路,于是車輦沿途無阻礙。
厚實的簾布擋去冬日寒風,銘刻在車身上的陣法免去震蕩以及外界傳來的聲音,坐在這樣的車廂里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直到臨近洛水畔,人們的聲音才是隱約來到林拾衣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