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在眼,聲音在耳,天地元氣的變化則在神魂中。
每一位修行者在出手的時候,都會不可避免地引起相應(yīng)的變化,其中自有區(qū)別存在。
然而這種區(qū)別實在太過于細(xì)微,以至于絕大多數(shù)人根本無從判斷,故而也就鮮少有人提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養(yǎng)氣境的修行者無法接觸的領(lǐng)域。
林拾衣是例外。
在元鈞身形未曾暴起,真元仍在體內(nèi)流動之時,他已有感知。
這種感知是如此的清晰,足以讓他提前進行判斷,思考出如何應(yīng)對的辦法,并且留有閑思以及說話的余地。
那三個字就是這么出現(xiàn)的。
太液池被元鈞劃出一道筆直的線條,十?dāng)?shù)丈距離就此被一躍而過,沿途水花不斷濺起散開。
人們甚至看到他的拳頭最前方,隱隱發(fā)出某種刺耳如電鳴般的聲響,這分明代表他和守一境只差些許,再往前一步必能突破。
這么一個在養(yǎng)氣境中毋庸置疑稱得上是強大的拳頭,竟被評價為好慢???
在眾人的思緒仍舊沉浸在那三個字的時候,勝負(fù)已分。
那道線條被陡然截斷,元鈞止步不前,五指依舊是拳頭的形狀。
他看著前方,找不到林拾衣的身影,眼中看到的是同輩甚至長輩們的詫異目光。
一片寂靜。
不等元鈞醒過神來,身后的脊骨處突然傳來一陣疼痛,渾身真元不知何時已然散盡,無法為他所調(diào)動。
砰!
他帶著來不及錯愕的惘然,就此跌入池水中,濺起一蓬不大的水花。
林拾衣立于太液池上,靜若初時,薄衫不濕。
他隨意地放下右手,食指與中指不再并起,回歸最基本的模樣。
片刻前,他與即將來到自己身前的元鈞一步錯開,然后并指為劍落在對方的脊背上,真元輕吐。
這就是整場對戰(zhàn)的全部過程。
相較于戰(zhàn)斗,這更像是少年春日閑游,于風(fēng)中隨手摘下一片樹葉。
僅此而已。
水聲還在,人聲卻無。
整個萬象宮是如此的安靜。
林拾衣把這寂靜打破。
他望向那位仍在錯愕中的學(xué)宮教授,平靜說道:“元珊?!?/p>
聽到這個名字,眾人終于回想起林拾衣正在進行的是指名戰(zhàn),而話里就是他的下一位對手。
這一次,人們的視線沒有再匯聚在太液池上,而是集中最前方的某個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