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尊輦的那一刻,那道聲音再次落入他耳中。
“假如你其實是道庭的細作,這會讓我更加欣賞你?!?/p>
……
……
林拾衣目送安國公主的尊輦遠去。
直至視野盡頭一片空蕩后,他把小院的門鎖都檢查了一遍,確定沒有問題才是離開。
烤肉還在,但他已經(jīng)不想去吃,與安國公主的談話讓他很不舒服,話里那種毫不掩飾的淡漠疏冷與高高在上的味道,直接毀掉了他今夜的全部好心情。
這是他為何在談話中表現(xiàn)得如此強硬的根本原因。
況且他持身本就極正,憑什么行事不能正?
只不過事情都已經(jīng)過去,林拾衣不愿為此反復(fù)多想,虛耗精神,浪費情緒。
走在日漸熟悉的道路上,與上京的繁華擦身而過,在登上橋中央的時候,他胸膛中的那股郁直之氣,總算是被迎面而來的洛水之風(fēng)吹散許多。
他望向夜色籠罩下的某處,決定接下來要找時間去一趟祥和堂——王德祿的死他從未忘記,只是之前做不了什么,沉默是唯一的選擇,而現(xiàn)在的他或許可以嘗試一二,至少是把對方因何而死弄清楚。
倘若真相是他先前猜想那般,那他自然要肩負起相應(yīng)的責(zé)任,為事情畫上一個句號。
一念及此,林拾衣忽然覺得兩肩好生沉重。
他的心情變得有些糟糕,不太明白自己為何只是來祠下學(xué)宮研學(xué),怎就莫名其妙地沾惹上這么多的麻煩,沒完沒了。
好在他想到這樣的日子不會無止境地持續(xù)下去,再如何也會在一年后結(jié)束,情緒稍緩些許。
林拾衣斂去心思,走向南三里橋。
那幾本筆記他還沒看完,修行也亟需努力,否則無以兌現(xiàn)戰(zhàn)勝元祐的誓言,把那些應(yīng)該屬于先生的東西親手奪回來……以及日常課題研究工作也不能落下。
事情真多。
生活真不輕松。
林拾衣嘆氣。
夜色已深,平日里的街坊都已在家休息,微弱的燈火把道路照得昏暗,留下幾分心悸的感覺。
林拾衣穿過片片幽暗,回到家門前。
就在他打開門鎖,推門而入的前一刻,腳步驟停。
有客人來了。
來客人是一件好事。
但那客人的手中要是沒有請柬,是不請自來,這往往就是壞事。
林拾衣沒有無意義地停下去,把鎖打開,手往前推。
于是門軸開始轉(zhuǎn)動,發(fā)出吱呀的聲響,沒有帶起半點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