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到林拾衣眼中那一抹愉快。
然而無人知曉他憑何愉快?
水龍吟作為祠下學宮的著名道法,其威力之強大可謂舉世公認,盡管以燕洵未至守一境的實力,無法把這門道法發(fā)揮到極致,但也足夠擊敗一位同境界的對手了。
燕洵作為林拾衣的對手,自是將后者的眼神看得更為清楚,笑容微沉。
他心意驟起,水龍卷的速度倏然加快,其聲更烈。
與此同時,林拾衣動了。
這一次他的腳步不再悠悠,如若春若閑游,終于快了起來。
動與靜的轉(zhuǎn)換只在瞬息當中,他留殘影于原地,與疾馳而來的水龍卷錯身而過,衣衫半點水花不沾,掠向站在十余丈的對手。
燕洵無愧為祠下學宮公認的天才人物,在林拾衣動身的瞬間,心中已有感知生出。
留在身旁的那七道水柱,在剎那中細分成百十道水線,于他身前縱橫交錯編織成網(wǎng)。
無論林拾衣速度再怎么快,進攻的角度再如何刁鉆,都不可能越過這張只有毫厘空隙的大網(wǎng),悄無聲息地來到他身前。
水為天下至柔之物,林拾衣受限于自身境界,想要一拳擊碎這張大網(wǎng)無異于癡人說夢,而燕洵十分確定自己只要有三個呼吸的時間,便能結(jié)束這場戰(zhàn)斗。
就是現(xiàn)在!
燕洵霍然睜眼,望向那個出現(xiàn)在細水密網(wǎng)前的對手。
八道水龍卷倒卷而回,自林拾衣身后襲來,形成夾擊。
不僅于此,他再于此刻腳尖輕點,握拳向前沖去。
這一切來得極快,都在轉(zhuǎn)眼間。
若非在場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修行境界在身,根本無法看清此刻的畫面,正因為人們能夠把接下來的畫面看清,震驚才會久違地出現(xiàn)在他們的臉上。
面對以柔克剛的細密水網(wǎng),林拾衣出手,但不是出拳。
他毫無道理卻偏生理所當然至極地張開五指,無視隱藏在水線當中的鋒芒,抓住那張看似不可破的水網(wǎng),隨手往一旁甩去。
就是這么一甩,道法驟然生亂。
林拾衣衣袂片刻未停滯。
他看著握拳襲來的燕洵,仍舊無視身后襲來的八道水龍卷,以掌相擊。
拳掌正面相遇!
燕洵雙眼睜至最大,體內(nèi)剩余真元盡數(shù)涌出,在這決定勝負的時刻拼盡全力。
然后,無濟于事。
一聲輕響。
他的拳頭被林拾衣瞬間擊潰,居然連一個呼吸的時間都沒能堅持下來,便已落到敗無可敗的境地當中。
人們來不及錯愕。
只見那八道轟然來襲的水龍卷化作漫天水花,卻依舊掩不住燕洵弓腰如熟蝦般,倒飛而出的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