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著她來到桌邊坐下,打開食盒,擺出一疊一疊精致的肴饌,最后將一碗熬得濃稠香糯的雞絲粥端到她面前,“你這幾日沒怎么吃東西,這粥好克化,不傷胃。
”趙晨乖乖吃了一口,眼淚撲簌而下,“這雞絲粥是母妃親手為我熬的,小時候我生病,她就熬了這粥,一匙一匙地喂我,我對不起母妃……”一直守在門外的寧妃聽到此處再也忍不住,進來抱住了趙晨相擁而泣。
馮瑗知趣地退下。
馮瑗被母女溫情感染,心里也覺得暖暖的,想到父母若是健在,現(xiàn)在會是什么樣子呢。
馮瑗回甘露殿復(fù)命,正巧太子和秦王向皇后請安未走。
還是那日之后事,真正的出將入相。
這日,他從中書省散衙回府,聽到有琴音自書房傳來。
管家解釋道:“是秦王殿下。
”謝凌緩緩踱過去,到書房門口時,一曲《陽關(guān)》正由三疊處入尾聲,哀婉悵然。
曲罷,趙昱雙手按弦,神情仍頗為蕭索。
謝凌拊掌道:“這張琴還是你母親送我的,當年也曾憑它博得一些風(fēng)流名聲。
沒想到后來在邊塞學(xué)會了羌笛,這琴倒閑置了多年。
今日你撫琴,你母親要是能聽到一定很開心。
”趙昱突然問,“舅舅,我母妃、她是怎么死的?”謝凌深邃的眼底倏然閃過一絲驚異之色,“你既這樣問,可是知道了什么?”趙昱搖搖頭,“我只是懷疑。
”“兄弟姊妹中,我與你母親最要好。
你母親去得突然,我找過最后為她診治的御醫(yī),此人離奇失蹤;貼身服侍你母親的倩兒是謝家的人,竟殉主了。
當時陛下出征在外,等他數(shù)月后回來才將你母親以貴妃之禮陪葬皇陵,據(jù)說你母親入葬時仍栩栩如生。
”趙昱喃喃道:“母妃果然是中毒……”“你母親死后,鄭氏成了最大的贏家,鄭蔓成了皇后,趙顯成了太子。
那時你才八歲,天資聰穎,事事強過趙顯,陛下也更屬意你。
可恨我謝氏百年大族,詩禮傳家,崇尚名士逍遙而多不入仕途,不能成為姐姐依傍,連查清她的死因都無能為力。
”謝凌說到此處,手握成拳,指節(jié)發(fā)白,經(jīng)脈畢現(xiàn)。
“我一直記得,母妃臨終前,抓著我的手說,‘阿昱,一定要跟著顯哥哥’,我只以為她是要我和兄長親近友愛,可到今日才明白她的意思……”謝凌眼里浮起克制的沉痛,“姐姐聰敏過人,只是對人不設(shè)防,她那時定然明白了一切,擔(dān)心你如漢時高皇帝之幼子趙王不為呂后所容一樣,讓你與趙顯同吃同住、朝夕相處以保全性命。
”他拍了拍趙昱的肩,眼神變得熾熱而堅定:“昱兒,如今你若是有什么謀劃,我全力支持你。
我在軍中經(jīng)營這么多年,為的就是,有朝一日,不再無能為力。
”他厚實有力的手掌和說話時不怒自威的神情,都宣示著如今的定襄侯已不再是小時候那個帶自己出門收獲滿車香瓜香囊的謝郎了,但那雙沉淀了邊疆太多風(fēng)沙卻依然酷似母親的眼睛和其中包含的深情,證明了他還是那個血濃于水、可以倚杖的舅舅。
趙昱心頭一熱,他怎么會不懂謝凌的殷殷期望?可是不管怎么說,太子是個合格的兄長,趙昱從未想過背棄他。
他垂下眼,遲疑道:“太子對我不薄……”謝凌冷笑一聲,“為君者,要‘仁’,但過仁則懦。
太子,不過是鄭氏一家之太子。
”見趙昱的心思一時難以轉(zhuǎn)圜,嘆道:“此事也需從長計議,不急一時。
今日你我甥舅二人痛快喝一杯!”紅泥小爐溫著謝凌自邊塞帶回來的烈酒。
他自言,京城的生活容易醉人,邊塞的酒才教人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