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行了幾日,使團抵達絳州聞喜縣。
聞喜縣令率鄉(xiāng)紳出城迎接。
待縣令行禮問安畢,一個四十多歲、和藹儒雅的中年人上前,中氣十足道:“草民裴敬宣代表裴氏一族恭迎公主鸞駕!”隨即他恭敬道:“公主一路辛苦,驛館畢竟狹窄,寒舍雖簡陋,倒有個園子,內(nèi)有屋舍數(shù)十間,公主若是屈尊下榻,必使蓬蓽生輝。
再則,我裴家女眷眾多,陪伴侍奉公主,也方便周全。
”他身邊一年輕子弟補充道:“不錯,園中還有個馬球場,姊妹中多有擅此技者,定不會叫公主失望的。
”趙晨聽到有馬球,已大感興趣,卻問前方的吳王:“皇叔以為如何?”吳王也是風雅愛玩之人,矜持道:“聞喜裴氏,百年傳承,自然底蘊深厚,叫人心向往之。
且裴家主待客至誠,盛情難卻,只恐叨擾過甚啊。
”裴敬宣忙躬身自謙:“殿下嚴重了。
子侄不才,若有福分聆聽吳王與公主的教誨,就是他們天大的造化了。
”“如此,就住裴家吧。
”趙晨語聲清亮,一錘定音。
裴敬宣聞言,喜不自勝,連忙拜謝,轉(zhuǎn)而吩咐身邊的青年:“煕兒,你騎馬在前導路。
”使團隨即入城,浩浩蕩蕩往裴家行去。
聞喜縣令和裴敬宣等人隨行在后。
入城后,只見沿途每隔兩里便設一彩棚,棚上錦緞繽紛,金翠交輝,極盡華美。
每處彩棚上還高懸一雙寫有“裴”字的燈籠,隨風招搖。
馮瑗暗道:聞喜裴氏真是大手筆!一入裴家園林,眾人皆暗暗心驚。
只見雕梁畫棟,回廊曲折,更有石橋小榭,涓涓細流穿林而過;假山疊翠,斑駁苔痕妙若天成。
再到居所,素屏錦帳,凈瓶香爐,古玩字畫,無不彰顯主家的風雅品位。
比之驛館,豈止精致萬分?馮瑗想,幸虧他們只是小住,不然供養(yǎng)這么龐大一個使團,所費巨靡,恐怕鐘鳴鼎食之家都難以為繼。
是夜,裴氏大擺筵席,為使團接風洗塵。
宴設于臨水小榭,九曲回廊間燈火通明,水面亦漂浮著數(shù)盞蓮燈,燈火搖曳,光華流轉(zhuǎn),映出水波瀲滟。
微風輕拂,送來花木幽香,叫人神清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