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溯料想他們已經(jīng)遠(yuǎn)去,這才起身,卻感覺身下有什么硬物硌人,竟是一支銀簪,想必是瑤姿掉落的。
韓溯拾起簪子,簪頭上鏨刻并蒂蓮花,式樣早不時(shí)興了,想不到瑤姿那樣的頭牌姑娘竟然會佩戴這樣一支素樸又陳舊的銀簪。
韓溯收起簪子,打算改日送還給她,卻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是瑤姿去而復(fù)返。
她帶著些微喘微微一禮道:“韓公子還在這里,瑤姿丟了件要緊的東西,特意來尋。
”韓溯舉起手中的簪子,“可是這支簪子?”瑤姿大喜,“正是。
”韓溯不由又多看了那簪子一眼,并蒂蓮并無特別,但轉(zhuǎn)動簪身,可見上有一個模糊的印記,韓溯不由摩挲了一下,“這支簪子對你很重要吧?”“不錯。
這支簪子是我爹送給我娘的定情信物,只是他們后來再未見面,我娘十分珍視這支簪子,臨終前將它交給了我,讓我務(wù)必好好珍藏,或許有朝一日能憑它找到我爹,因而這簪子寸步不離我身。
”“敢問令尊名諱?”瑤姿微微垂下螓首,“我娘也是風(fēng)塵女子,并不清楚他的名諱。
”韓溯知道風(fēng)月場中逢場作戲露水姻緣,很多有身份的的人都不肯對妓家透露真實(shí)姓名,心下有些悵然,卻聽瑤姿接著說道,“只知道他姓韋。
”韓溯拿簪子的手抖了一下,他掩飾一笑,將簪子歸還給瑤姿,“愿你父女早日相聚。
”瑤姿嫣然一笑,“多謝韓公子。
”她將銀簪插于髻上,又?jǐn)n了攏,確保穩(wěn)妥,才轉(zhuǎn)身翩然離去。
韓溯叫小二拿來紙筆,回到桌邊,畫下了那銀簪上的印記。
他的心底突突亂跳,一個無稽卻強(qiáng)烈的念頭冒出來:這簪子會不會是韋東山送的?簪子上的印記會不會就是韋東山常用的印記?是太巧了,可今日湊巧之事何其多!韓溯真心期望這一樁巧宗成真。
酒樓外一棵大柳樹下停著一輛馬車,韓溯朝馬車夫招招手,馬車夫沒動卻沖他直樂,韓溯瞇了眼一看,竟然是陳滿。
韓溯驚愕,陳滿向馬車內(nèi)努努嘴,韓溯立馬趨步到車帷邊,整肅儀容后方道:“殿下?”車內(nèi)傳來冷冰冰的兩個字:“上車。
”韓溯乖覺麻溜地上了車,果然,趙昱面無表情地坐著閉目養(yǎng)神。
馬車微晃,慢悠悠走起來。
韓溯見他等在此處又一副不打算搭理人的樣子,甚是不解,只好做小伏低問道:“殿下在等我?有什么事嗎?”頓了片刻,趙昱依然玉山一般,韓溯直當(dāng)他不想說話,便也自顧自坐好,學(xué)他閉目養(yǎng)神起來。
“有人敢在王府門口將人帶走,本王當(dāng)然要來看看。
”韓溯慌忙睜開眼睛,“多謝殿下關(guān)心,殿下可曾用過飯了?方才那閑云樓的口味……”“本王府里還不缺廚子!”韓溯驟然閉嘴。
這秦王在府里和府外完全兩幅面孔。
幾個時(shí)辰前還挺正常的,這會子怎么又莫名其妙起來?想必他已經(jīng)知道是鄭紓所邀,不如直接說正事,韓溯清了清嗓子,“小可有一事不明,鄭六公子稱呼尚書右仆射鄭蕃為二叔,鄭蕃又是鄭氏族長,鄭氏一族怎么不是由長房執(zhí)掌呢?”趙昱終于睜開眼睛,淡淡道:“鄭氏長房原是鄭紓的父親,他身體不好,好不容易得了鄭紓一個子嗣就死了。
二房鄭蕃年富力強(qiáng),子息也多,趁機(jī)就小宗變大宗,成為長房了。
至于鄭紓這一支,身份尷尬,鄭蕃還有意無意打壓他,不讓他在仕途上出頭。
”原來如此,難怪鄭紓提及鄭蕃鄭緒他們隱隱有忿忿不平之意。
可是,這不平之意會讓他耗費(fèi)心思把鄭荃拉下水嗎?趙昱看了韓溯一眼,這人聰敏有機(jī)變,到底缺歷練,忍不住提醒道:“我早讓你離鄭家遠(yuǎn)一點(diǎn)。
鄭紓此人頗有城府,他依附四弟,勢必有擺脫大宗另起爐灶之意。
”韓溯摸不著頭腦,“太子和楚王不都是鄭皇后所生嗎?”趙昱沒有再說話。
“哦,還有一事,小可發(fā)現(xiàn)江仙閣的瑤姿姑娘有一支舊簪,上頭有個很特別的印記,像是……青銅禮器上的鱗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