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發(fā)展史上,從最初與獵物賽跑,從而增加l力,到開始使用工具,增加戰(zhàn)斗力。人類漸漸地征服了荒山野獸,開始以文明尚存。
漸漸地,人們在發(fā)展壯大的過程中,會不斷涌現(xiàn)各種艱難危險,迫使每個人類發(fā)生改變,從而解決適應甚至利用此類艱難危險。
而解決這類過程的關鍵,我將其稱為研究。
研究,研其究也。研究危險存在的原因,研究如何通過危險,研究如何利用危險,而將危險克服并利用的過程,便是進化,所以人類一直處于進化之中。
而進化也是有階段性的,當一個大階段進化結束后,往往需要時間沉淀,因此,我不由想到了量變與質變,這是上學學的東西,不過我早已將之忘于腦后。
哲學上講,量變終將引起質變,但我總覺得缺了一點東西,亦或者質變真的需要量變才能引起嘛。
我不由想起了浩瀚宇宙中掉下的一絲薪火,從前沒有火光,星空中掉下了一顆火球,從此也便有了火。外星人送了一艘飛船,從此便有了飛船。
我知道哲學不可能有問題,那有問題的肯定是我,而且我對哲學一知半解,哪里懂這些東西,說不定哲學早就將此解釋清楚。
我冥思苦想,終于讓我得出了一個讓我記意的答案。
那就是本質,對于人類而言,會使用火依舊只是量變,有了外星飛船依舊只是量變,因為并不清楚此類事物的本質,那就不算質變。
人類的進化,必須指的是本質上的提升,本質代表最基礎的真理,代表著事物本身的面貌,本質代表對事物有著完美的分析理解。而人類的進化,必須是理解事物本質,并將其運用,其重點在于運用,只有成功應用,才算質變。
可這還是不能解釋我的疑惑,即火和飛船到底屬于質變還是量變?
我不由想起了三l,那一顆水滴。
當時水滴碾壓艦隊,摧枯拉朽,使人震撼。我不由想到水滴或許也是一種自然,它是一種特殊的自然,能被接觸的自然,人類與之對峙的自然。而人類與之對峙的過程,便是征服自然的過程。因為人類一旦打敗水滴,再研究水滴,拆解水滴,使用水滴,水滴便成了非自然事物。
所以,我想,人類的進化應該是征服研究并利用自然的過程。
為了記足這個想法,我將自然更加具l化,自然并沒有本質上強與弱之分,只是未被人類認知,一旦自然顯現(xiàn),便有被征服的可能,我將其稱之為可視自然。
可我又想到了那一顆水滴,那對于人類來講仿佛是超越維度的造物,如果水滴不夠深刻化,那如果將二向箔放于人類桌面上呢?
也許,可視不可視不能按照能否被觀測到所定論,它太狹隘。
因此我想應該繼續(xù)思考本質究竟是何物。
我想到了宇宙中文明分級理論,我不知道具l理論是怎么總結出來的,但我有一個疑問,連水滴都解決不了,為何能定義高級別理論。所以眼界狹窄的我,將其全都充眼不聞,將其統(tǒng)一看讓不可視自然。
可視自然便是有可能或已經(jīng)被人類理解的自然,定義十分廣泛。人類的可視自然便是人類可視自然集合的總l。
每個人的可視自然是不通的,但總有人能夠跨越階級理解自然,成為人類前行的燈塔,強行拓展人類的可視自然。借用小說中一句話:據(jù)冰山一角,可窺山之全貌,又覺海之闊大,天才矣。
宇宙真的很闊大,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但我知道理解的越多,它就愈是闊大,所以我閉上了觀察宇宙的眼睛,不可視的東西再也不看了,于是,天空一片漆黑。星星之于漆黑,如星火之草原,現(xiàn)在星火沒了,宇宙便黑了,有多黑暗,宇宙便有多遠。
但總有幾雙明亮的眼睛,在黑暗的宇宙看到幾點星火,我將這個星火定義為危,即讓人類產生危險的自然,也即超過人類當前層次卻可視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