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奉天殿內(nèi)。
處理完一堆日常政務(wù)之后,朱元璋把禮部尚書高信喊了出來。
“高信,咱兄長盱眙王之子朱旺,德才兼?zhèn)?,有大功于國,咱?zhǔn)備把當(dāng)初追封的昭信王換掉,直接給他封個一字王,你這邊有什么建議嗎?”
朱元璋的話音剛落,底下的眾大臣就是一陣安靜。
所有人都被這個消息給驚住了,但由于朱元璋的個人氣場太強(qiáng),以至于大家都屏氣凝神,沒有人敢說話。
但是,高信卻是不得不開口,因?yàn)橹煸皩iT問他了。
他小心的把朱元璋的話在心里飛速的咀嚼了好幾遍,立刻就感受到了朱元璋的真實(shí)意圖。
皇帝這是讓自己給出支持聲音。
那還說什么呢!
高信直接拱了拱手,“陛下圣明,自殿下歸來之后,發(fā)明天花疫苗,拿出畝產(chǎn)萬斤的新糧食,發(fā)明千里鏡光學(xué)電報等等,無一不是功在當(dāng)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臣覺得,給殿下封個一字親王,實(shí)至名歸?!?/p>
高老頭說完,后面馬上涌出一堆看慣眼色的。
“臣附議!”
“臣附議!”
“臣覺得理當(dāng)如此!”
眼看著下面一堆同意的聲音,朱元璋臉上的表情不悲不喜,讓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那各位覺得應(yīng)該用什么字呢?”
一聽朱元璋的問題,本來還很熱鬧的大殿,立刻又安靜了下來。
高信則又被眾人給推了出來,畢竟這是他禮部的分內(nèi)之事。
沒辦法,他只能硬著頭皮站了出來,同時在絞盡腦汁,想著到底該用哪個字。
老頭雖然年紀(jì)大,但腦子還是挺好使的,掰著手指頭開始數(shù)了起來。
“秦,晉,燕,周,楚,齊,潭,趙,魯,蜀,湘,豫,肅,遼,慶,這些是已經(jīng)被封的字?!?/p>
“那剩下的國名還有:魏、梁、代、陳、韓、宋、吳、越等等?!?/p>
又在心里計較了一番,決定先找?guī)讉€小國名試探一下。
“回陛下,臣以為梁、代、韓、宋這幾個字可用。”
朱元璋不置可否,“其他人的意見呢?”
其他人能有什么意見,反正都是他們老朱家的事,只要不點(diǎn)名,傻子才愿意出頭呢!
見沒人說話,朱元璋也不生氣,他從袖筒里掏出了一張紙,讓太監(jiān)傳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