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仙閣。
臨渭水而建,其名取自教坊曲名《臨江仙》,聞歌知雅,這里是京城最有名的風月場、溫柔鄉(xiāng)。
不到江仙閣,怎好意思說來過京城?然而,韓溯和鄭紓此時不在江仙閣,而在船上。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夕陽的余暉給江仙閣披上了迷離的外衣,使之少了幾分綺麗妖冶,倒像是一位寂寞的少婦等待良人歸來。
韓溯立在船頭瞇著眼望著江仙閣出神,鄭紓舉杯上前,“韓兄在想什么?”“哦——我在想,對此良辰美景,要吟句什么詩才好,搜索枯腸,竟覺得無一應景。
樓上若是有佳人憑窗望見,定要笑我酸腐。
”“韓兄不是佳人,又怎知佳人作何想呢?”鄭紓狡黠一笑,吩咐船公靠岸。
韓溯慌道:“韓某一時胡言亂語,鄭兄不必當真,家母斷不會讓我踏進煙花之地的。
”“韓兄莫急,煙花地也有清凈之人。
”船靠岸,鄭紓帶著韓溯大步走進江仙閣,老鴇扭著身子迎出來,鬢邊花簪亂顫,一笑起來面上的鉛粉胭脂簌簌掉落,落進皺紋和橫肉的溝壑里倒安生了,她夸張地嬌笑著,“喲~鄭公子今天來得早哇~”鄭紓開門見山,“瑤姿可在?”“在,在,瑤姿哪天不等著您呢~”老鴇緊跟在鄭紓邊上引路,這樣韓溯就落后一步,老鴇這才注意到他似的,“這位公子真俊啊……”“春娘,這是我新結識的朋友韓公子,頭一次來你這,你可得伺候好了。
”“那是自然,鄭公子、韓公子,樓上請!”春娘殷勤地將二人領到樓上一間雅間,房間軒闊,一面臨水,連通到外邊的長廊,客人可憑欄遠眺水上風光。
不多時,瑤姿和另一位叫芳姿的姑娘攜手而來。
瑤姿撫箏,芳姿唱曲,盈盈素手,曲調(diào)流轉(zhuǎn),韓溯也不禁暗暗稱贊。
鄭紓卻說:“瑤姿最擅長的是舞,只是在這里施展不開,哪天你要是見她舞上一曲就知道我所言非虛了。
”美人如玉,美酒在手,美景在側,韓溯好像能明白達官貴人為什么喜歡到這種銷金窟來了。
一曲罷,瑤姿和芳姿盈盈來到二人身邊佐酒。
韓溯也從小圓那邊聽過很多瑤姿的傳聞,今日相見,不免細細打量,二十出頭的樣子,一雙杏眼含情帶露,微微一笑便覺粉面含春,不笑時溫柔可人,這樣的人怎樣都好看,要什么斜痕妝?另一位芳姿約莫十七八歲,瓜子臉蛋,長得也是清秀可人。
“韓兄?可是看呆了?”鄭紓已端起了酒杯,語帶揶揄。
韓溯一笑,目光清澈,并無被撞破的羞赧,“兩位姑娘不愧為‘江仙’。
”說罷舉杯一飲而盡。
瑤姿為他斟上酒,語聲嬌柔:“瑤姿雖是初見韓公子,卻是似曾相識,公子要常來走動。
”這時外頭卻傳來個煞風景的聲音
“瑤姿呢?瑤姿在哪里?”,春娘陪著笑輕聲勸慰著“瑤姿今兒不得空,蕙仙蘭仙陪您。
”那人卻不依不饒,定要瑤姿出來。
鄭紓臉色一變,瑤姿輕輕說了句“是大公子”,鄭紓皺了皺眉,“韓兄,失陪,我出去看看。
”韓溯點頭。
他還是第一次見鄭紓這么嚴峻的表情,卻也不便多問。
鄭紓走后,瑤姿又為韓溯斟了一杯,依然軟語嬌聲,“瑤姿方才覺得公子似曾相識,現(xiàn)下愈發(fā)覺得公子頗似瑤姿的一位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