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建軍、李福貴等人倒臺,許懷瑾感覺身上那層無形的枷鎖終于消失了。
鎮(zhèn)里既沒有組織選舉新的村班子,也沒有下派干部擔任村支書,似乎默認了任由這個剛畢業(yè)半年的村官折騰!
他終于可以放開手腳,實施自己早就在心中勾勒了無數(shù)遍的脫貧計劃!
剛出正月,依舊春寒料峭!
一大早,許懷瑾就在村頭的公示欄里,用白色粉筆重重寫下九個遒勁大字:李解元村,要脫貧致富!
路過的村民紛紛停下腳步,圍攏過來,臉上寫滿好奇與期盼。
“許書記,你真能讓咱村富起來?”扛著鋤頭的王老五大著嗓門,問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是啊許書記,村里要啥沒啥,光靠種地,哪能掙到錢?”
“年輕人全都跑外頭打工去了,剩我們這些老骨頭,咋致富嘛?”
“就是??!咱村除了種地就是打工,還能有啥出路?”
“許書記!你有啥好點子?”
“……”
鄉(xiāng)親們一個個眼巴巴的看著許懷瑾,七嘴八舌地議論著,臉上露出期盼之色。
李解元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人均耕地不足半畝,土地貧瘠,收成低下!
“冬春風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勞動半年糧”的歌謠就是唱的這里!
當土地無法孕育希望,外出打工就成了救命稻草,卻也抽干了鄉(xiāng)村最后的血脈!
鄉(xiāng)村振興,鄉(xiāng)村振興!
要是人都跑光了,拿什么進行振興?
如果能在家門口掙到錢,誰還愿意背井離鄉(xiāng),去外地打工受罪?
許懷瑾轉過身,目光掃過一張張熟悉的臉龐,笑著解釋道:“鄉(xiāng)親們,光靠種那點糧食肯定不行,也永遠富不起來!”
“所以我琢磨了個新路子——菌菇種植!羊肚菌、香菇,都是城里人愛吃的稀罕物,效益比種地高好幾倍!”
這話一出口,人群里立刻炸了鍋。
“種蘑菇?那玩意兒能賣錢?”
“我去年上山采的野蘑菇,好容易拉到縣城才賣兩塊錢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