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棧內(nèi),趙昱面露擔(dān)憂地看著馮瑗道:“算時辰馮長史就快到了,阿瑗你準(zhǔn)備好了嗎?”馮瑗微微點頭。
到了徐州境內(nèi),她才知道州長史就是她大伯父,趙昱此行就是帶她找回身份。
作為韓溯,他可以回鹿鳴書院;可作為馮瑗,她反倒如無根的浮萍。
趙昱的聲音溫煦如三月春水:“你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不應(yīng)該流落在外。
”馮瑗眼睫微顫,素手漸漸握緊成拳,再抬眸,眼神已沉靜堅定。
既做了馮瑗,就要做堂堂正正的扶風(fēng)馮氏女馮瑗。
陳滿候在客棧門口,見一頂掌著“馮”字燈籠的青簾小轎走進(jìn),便堆上興高采烈的笑容迎上前去,“閣下可是馮大人?”馮赟趕緊下轎,殷勤參拜,“典軍大人折煞卑職了。
”陳滿并不多寒暄,開門見山,“有貴人相請,馮大人趕緊隨我進(jìn)去吧。
”馮赟聞言不敢怠慢,躬身跟在后面。
陳滿將他帶入樓上的房間,指引道:“這是秦王殿下。
”馮赟慌忙下拜。
陳滿帶上門,守在門口。
趙昱含著矜貴的微笑,“本王微服來此,馮大人不必拘禮。
倒是有位故人,你可見見。
”馮瑗款款上前施禮,聲音有點生澀,“見過伯父大人。
”馮赟一愣,下意識地應(yīng)了聲“阿瑗?”又覺得不可思議,不敢貿(mào)然相認(rèn)。
最后相見時她還只有十二歲,人道“女大十八變”,他細(xì)細(xì)打量,儀態(tài)端方,氣質(zhì)更加不俗,模樣和弟弟倒真有幾分相似。
馮赟激動道:“阿瑗,真的是你嗎?這么些年、你跑去哪里了?怎么會跟秦王在一起?”馮瑗不答反問:“我突然不見,伯母是如何跟您說的?”“她說,”馮赟尷尬地看了眼趙昱,后者正漫不經(jīng)心地摩挲著手中的一塊玉,隱隱泛著淡紫的光芒,似是根本不關(guān)心他們的談話,但他坐在那里本身就是一種震懾,馮赟低聲吞吞吐吐道,“她說、你被小廝迷惑,卷了細(xì)軟跟人跑了。
”馮瑗輕輕一笑,卻是破開偽飾的利刃,聲音平靜到近乎冷漠,“哪個小廝???”馮赟自詡家風(fēng)嚴(yán)謹(jǐn),當(dāng)著秦王的面說這些早已面紅耳赤,聽侄女一個姑娘家竟如此不顧體面地追問,不禁有些惱怒,“你別問了,你到底上哪去了?這么多年不回家?”馮瑗望著他,這世間與父親最親近的長輩,聲音又冷了幾分,“伯父當(dāng)年到萊州赴任,離家不到一年,伯母便將我許給京郊一個中年喪妻的小吏,后來,大概怕我向伯父告狀,干脆把我賣到了青樓。
”“什么?!”馮赟簡直五雷轟頂,臉色瞬間煞白,“這個毒婦!她怎么會……是了,她嫉恨你母親,她與我抱怨過,求娶你母親時的聘禮比她的豐厚,你祖母在世時也更喜歡你母親,可沒想到她竟然……那你、你……”他囁嚅著,后面的話實在難以啟齒。
馮瑗心思通透,自然知道他想問什么,失望之情自心頭漫上眼眸,片刻后才緩緩開口:“我當(dāng)然寧死不敢辱沒門楣,老天垂憐,我有幸逃出火坑,隱姓埋名勉強(qiáng)度日。
想去找伯父,又沒有盤纏,幸虧得遇秦王殿下微服出巡,得知我的遭遇才將我送來見伯父。
”她隱去了鹿鳴書院的經(jīng)歷,謊言越說越利索,也許有些人不值得說真話。
馮赟聞言松了口氣,喜孜孜向秦王道謝。
“多謝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