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本章節(jié)很長,基本作為一個說明或詞典來參考,沒有耐心的讀者請直接跳過。
另外本章的順序或許有問題,但我這邊看不到,所以如果看到這句的讀者,請打開章節(jié)列表看一下有沒有錯過某一章。
波紋已經(jīng)在前文說過了,但是替身這個東西后續(xù)不一定會單獨進行大篇幅講解。
所以為了方便可能有jojo新人來看,故單獨加一篇,用來做解釋,內(nèi)容大概參考自設(shè)定集。
注意:由于存在參考部分劇情而私人加入的協(xié)調(diào)性設(shè)定,所以并不完全與設(shè)定集相同。
另外,為了方便jojo新人查詢非本書的設(shè)定,故本篇設(shè)定除了設(shè)定集外,還貼兩篇替身說明帖子,
一份來自貼吧,已經(jīng)刪除。
另一份來自b站up,wara,算是比較靠近設(shè)定集的了。
觀前疊甲,本書注定會有為了劇情妥協(xié)的內(nèi)容,所以千萬不要以本書進行各種替身對比或戰(zhàn)力劃分;
不過如果只是討論替身本身倒是隨意,我沒有把任何角色或替身限制住的想法,大家暢所欲言。
接下來我們正式開始:
一,替身的定義。
替身是生命的“精神能量”具象化之后形成的,可視的、擁有明確姿態(tài)和能力的影像。
替身的外觀與能力往往與替身使者的內(nèi)心有關(guān)。
不一定只有人類能覺醒替身,包括但不限于動物、幽靈、物品等,均可能產(chǎn)生替身。
也有擁有自我意識、能跟替身使者交談的替身,大概是替身使者本人潛意識的映射。
二,替身的一般定律(由于荒木作畫時存在許多為劇情妥協(xié)的情況,所以該定律不一定成立,需要視劇情而定)。
1,不論替身使者是否死亡,不論替身是否消散,一個替身都會有其本體,
一些找不到本體的替身只可能是本體未出現(xiàn),而不可能是無本體替身。
2,一個替身使者只能有一個替身,但可以有不同形態(tài);
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擁有多個替身,但通常很少見,如白蛇更換碟片、廉價把戲附身等。
3,絕大部分情況下,只有替身使者才可以看見替身,部分實體化或附著于物體的替身才可以被普通人看見。
注意:本書中,奈邁爾·布蘭度的替身同時為非實體化替身和實體化替身,如銀槍是實體化部分,但披風是非實體化部分。
4,通常來說,替身離開本體越遠,破壞力、速度、精密度下降的越多,本身射程就很優(yōu)秀的替身受到的影響會比其他替身更?。?/p>
在沒有特殊標明的情況下,替身能力不會受到距離影響而削弱,且一般情況下,遠距離自動操縱型替身不受距離影響。
5,一般只有替身才可以攻擊到替身,但部分實體化替身和附著于物體的替身不遵循該規(guī)則。
非實體化替身可以選擇是否接觸物體,如果選擇穿透,則會額外消耗精神力。
6,除遠距離自動操縱型替身以外,替身受到傷害后,本體也會相應(yīng)受到傷害。
不過如果特殊標明了某項特性或替身能力可以對此進行減免,則可以減輕或消除受到的傷害。
7,除遠距離自動操縱型替身以外,一般情況下,替身被擊殺則本體也死亡,本體被擊殺則替身一起消散。
8,替身存在血脈連結(jié),如三部中的荷莉。